重庆南开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田祥平:愿你始终保有眼里的光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构建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明确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筑牢教育强国根基。为进一步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重庆南开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田祥平来到南开两江中学,将自己的教育经历与心理学、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结合,向全校教师分享了他在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宝贵经验和人生智慧,助力我校教师队伍建设。
点击查看视频
个人简介
田祥平:中共党员,特级教师,现任重庆市南开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重庆市第四届人大代表,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庆市第五届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第十届国家督学,国家特约教育督导员,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执行校长杨华跃主持本次讲座
始终保有眼里的光
“你是否还有一颗敏感的心?”“对周围环境变化是否能敏锐地察觉?”田校长通过分享杨老师的朋友圈,向在场老师们抛出了深刻的思考题。田校长提醒大家,应当警觉那些可能预示着职业热情逐渐冷却的迹象,诸如:对周围(环境、学生等)的变化麻木;机械复制课堂教学,少有创新;频繁抱怨工作,却找不到解决办法;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失去学习兴趣。田校长强调,在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职业生涯旅途中,保持一颗充满力量的内心至关重要。这份源自深处的力量,并非外在赋予,而是源自来自内心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
努力就会成功?
田校长分享了薛其坤院士不平凡的求学历程,以及《人在纽约》中那些激励人心的故事,向老师们分享: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田校长提到,学校对于南开的学生,始终秉持着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期望他们身心健康、品行端庄、学有所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那么,对于南开的老师们,又有着怎样的期待与要求呢?田校长强调,南开的老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更需要保有热情。这份热情,是驱动教师们不断探索教育真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潜能的不竭动力。
要保有热情
田校长以我校教师在班主任教育故事交流活动和优质课大赛获奖为例,指出教育教学正反馈是保有热情的最好保鲜剂,来自学生、家长的认可,同事(同行)的肯定和社会的美誉是教师成就感最根本的来源。并且,田校长还详细阐述了成就感的重要作用。成就感能帮助自我效能感提升,完成目标后释放的多巴胺会强化「我能行」的认知,形成心理正反馈循环;并且能激活大脑前额叶的目标规划功能,升级目标驱动系统;成就感累积还可使杏仁核应激反应阈值提高,面对挫折时皮质醇分泌量减少34%,进而增强心理韧性;成就标志在社交中会产生“光环效应”,增值社会资本。
保有热情的具体行动
田校长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四个方向。首先,向内探索,找到“核心动力源”。老师们要通过不断追问自己“为什么要当老师”,记录下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利用曝光原理,尽早确定职业目标等方式来明确初心,锚定意义感。田校长以陈恩深教授、齐邦嫒老师和自身“教子向上向善,成为有趣的人”的教育哲学来勉励老师们建立个人教育哲学。第二,要向外行动,用创新和成长对抗倦怠。田校长分享了自己以化学的方式品尝、分享美食的例子来告诉老师们要尝试小创新,探索跨界融合,把课堂变成“实验田”。除此之外,田校长还以自己参加业余写作培训为例,鼓励教师们打造学习清单,不断向外“破圈”,持续学习,保持“未完成”状态。第三,要保护能量,避免热情被消耗的陷阱。老师们要学会区分优先级和打造“下课仪式”来设定“教学边界”,以接纳“不完美”和建立“情绪急救包”来主动管理情绪。第四,长期视角:把教育当作“无限游戏”。田校长向在场的老师们深刻阐述了以“成长型思维”审视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激励老师们勇于跳出舒适区,积极投身于跨学科项目的探索与实践之中,并创造专属的“教育作品”。
田校长最后总结到,热情不是永不熄灭的火,而是需要不断添柴的光——允许自己偶尔疲倦,但不要停止寻找新的“燃料”,在教育的征途中要不断前行,持续成长。
教师代表刘月老师向田校长献花
执行校长杨华跃总结
杨华跃校长首先向田祥平校长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他认为,田校长分享了自己在教育事业中深耕的故事和智慧,必将激励大家在未来找到自己的教育哲学,创造教育作品,保有教育初心,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增添成就感和幸福感。杨华跃校长期待老师们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坚持长期奋斗,永怀教育热情,保持眼里有光,用汗水和智慧去实现教育梦想!
教师感言
语文教师:李燚
有幸聆听田校长的这场讲座,广受启发,受益匪浅。作为新入杏坛的年轻教师,我也时常有着许多困惑。精心准备的课堂却难免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完美,深夜备课时常被“这样做真的有意义吗”的疑虑缠绕。我也时常问自己是否还对这个高尚的职业有热情,是否还能找回当初的热情。田校长用他几十年的经验和感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介绍了他这些年的所见所闻所感,特别是许多心理学知识的点拨,更是让我茅塞顿开。我忽然懂得,教育的意义从不在于完美无瑕的课堂,而在于以“创造者”的姿态,将每个挫折转化为与学生共成长的契机,与学生共同成长!
生物教师:李鹏佳
田校长“始终保有眼里的光”的讲座如春日细雨,润泽了在场每位青年教师的职业理想。田校长强调保持职业热情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通过多学习夯实根基,多赛课打磨技艺,少抱怨净化心境。真正的职业热情从不靠外界输血,而是源于内心对教育价值的笃定。当我们将职业发展视为螺旋上升的阶梯,把每个教育现场都当作成长的沃土,那份属于教师的理想之光就会自然流淌。
思想政治教师:龙琳
田校长的讲座贴近实际,鼓舞人心,既务实又前瞻,令我受益匪浅。从“向内探索”到“向外行动”,田校长基于如何保持职业热情这一难题给出了启发性答案。在不断追求自我成长与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努力创造个性化的“教育作品”,保持热情,既是责任,也是动力。作为南开的政治老师,我深感这不仅仅是我谋生的工作,更是“点燃南开学子思想火花”的光荣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坚定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个人能力素养,保持专业敏感度,用有温度、有高度和有深度的课堂践行“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
历史教师:张嘉欣
今天有幸聆听了田校长的讲座,内心深受触动。田校长从“向内探索,向外行动,保护能量,长期视角”谈起,向内探索时,“核心动力源”提醒我们锚定初心,将教育视为价值观的传递,而非机械劳动;向外行动中,“课堂实验田”以微创新打破倦怠,让教学成为师生共创的灵感乐园。而“保护能量”的策略,通过设定边界与情绪急救包,为热情筑起护城河,避免陷入消耗的泥潭。最动人的是“无限游戏”的视角:将困难视为能力升级的契机,用周期性“重启”和沉淀教育作品,让职业蜕变为终身成长的旅程。这些让我感受到,教育不仅是技艺的修炼,更是自我与世界的对话,希望我们都可以始终保有眼里的光,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愿你在与学生共同成长的道路上,始终保有眼里的光!”田校长的讲座不仅深刻诠释了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永恒的热爱与不懈的执着,更触及了每一位教师职业发展的核心命题,为我校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建校近七年来,南开两江中学始终将教师发展放在与学生成长同等重要的位置,并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以建设卓越的师资队伍。在学校人文关怀与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基础上,南开两江的老师们眼眸中始终如一地闪烁着理想的光芒,心中一如既往地充盈着对教育的炽热情怀。以智慧为笔,以汗水为墨,南开两江人正在奋力谱写着南开教育新的辉煌篇章!